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天空之镜

第十二章 阿爸的回忆:初到茶卡

“你是不是酒还没醒!”梅朵严肃的跟扎西说了一句。

“我现在清楚的很。”

“你还是把你的盐雕弄清楚吧!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的操心不该操心的事情!”是盐湖管委会的赵大姐,身后还跟着负责项目开发的叶经理。

向远立马起身下床,“叶经理,实在不好意思,我这……”

“听说你住院了,我们来探望一下,没啥大事吧?”

“没啥事,欸,都怪我,这事情把你们都惊动了。”向远也知道两位是为了民宿的事情来的,便直接向叶经理、赵大姐汇报起来,“对了,胶囊民宿的案子已经通过我们集团的审核了,估计晚些时候会批复给我。”

确实!叶经理确实是奔着这事儿来的,他接过向远的话说道,“那刚好,等你好一些了。到时候我组织人咱们开一次恳谈会,商量一下下面应该怎么做。反正……你们也得做好心理准备,这次要来一些盐湖的老工人,他们的观念比较守旧,到时候就看你们了。”

向远感谢叶经理给自己提醒,便道,“叶经理,感谢感谢。你们放心,我们来这里援青援建,是本着生态为上的基础,不会破坏这里的生态的。”

扎西多次跟向远说起生态的事儿,他是真的担心,“不破坏生态,不破坏环境,我们都愿意为援青援建出一份力。前不久在喜马拉雅山附近,有人放烟花,结果导致很多植被都遭到了破坏。向经理,你可能不知道,我们高原地处高寒,地质跟南方的也不一样,有时候地皮上的植被破坏了,可能要需要十几年才能恢复。”

向远终于明白扎西为何一直阻止着自己,他爱这里没错,也由此向远深深地觉得一副重担压在了自己肩上。

“你们放心!我们会遵循自然,敬畏自然!”

听着向远这么恳切的说着,对梅朵也是有触动的。她也想到,听证会上阿爸一定会去,按照阿爸的性格,势必会在现场闹起来。如今向远目标明确,自己也应该劝劝阿爸了。晚饭后,等梅朵提起此事,海青的确接到了恳谈会的通知,可他并不这么想。

“说是不破坏,那谁知道呢,只要是动工,都会有一定影响的,这些外面来的孩子不懂,等到了恳谈会,我好好跟他们讲讲。”

一听这话,梅朵就紧张了,就怕阿爸这样。

央金觉察出不对劲,便道,“向远他们是做事儿的人,都有自己的分寸。你到时候去了,不该说的别说,省的给大家添麻烦。人家是来帮助我们的,你还是少掺和他们的事情。还有!你那个脾气收着点,别出去给我惹事。”

“行行行,我知道了。”海青嘴上应着,梅朵放心了一些,至少被阿妈这么敲打一番,他还是会听的。

回到楼上卧室的时候,梅朵躺在床上在想,阿爸对建民宿的事情如此担心,应该不仅仅是生态的问题,还有更重要的原因,想到这里,梅朵看向父亲的日记本。

或许,它能够给我答案吧。

央金手里紧握着一张通知,她的脚步轻快起来。她刚从西宁回来,便一路奔向厂长的办公室。走廊里的人见她,都自觉地让出一条通道来。

“厂长!有好消息了!”当时的厂长才项正跟海青聊工作,央金便推门而入,一看海青也在,急忙拉上门,规规矩矩地敲起门来。

才项冲着海青一乐,给海青弄得不好意思了。

“进来!”

央金这才进来,她偷瞄了一眼海青。

“啥好消息啊。”才项问道,“进来就进来呗,见他在还羞脸大的很(害羞)。”

央金白了一眼才项,这才说道,“说正事!你们看!”

央金手里拿着的是一张新报纸,才项疑惑地接过来一瞧,一字一顿的念了起来,“全省盐税政策将放宽,青海盐业将迎来拐点。哎呀!这是好事啊!盐税政策放宽了,对咱们盐湖来说是大好的事情!这对咱们地区、乃至咱们省的经济长效增长,有很大的帮助!这眼看着就是新的开湖季了,这么一来,大家的干劲更足了。”

“是啊,厂长!这上面写了,盐税政策放宽,这对咱们的收入也就提升了。厂长,你得给我们涨工资。”

“涨涨!必须涨工资!”才项乐得合不拢嘴,“哎呀!央金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,这些年也是辛苦你了,不光要来回运盐,又得时不时让你从省里带来消息。”

才项说着看向桌子上唯一一部电话,感慨起来,“要不是前几天刮大风把线吹断了,这个消息咱们早就知道了,还省得你跑一趟。”

“应该的,应该的。”央金回道

才项仔细的再看了一眼报纸,发现海青和央金正眉来眼去的,意识到自己碍事了,开玩笑的说,“你俩啥时候办?”

央金脸一红,急忙拉着海青离开,还不忘冲着才项说两句,“一个厂长,整天惦记我俩,走走走,我俩走,行了吧。”

“对了,这快要开湖了,新来的一批下乡工人,你俩到时候费心带带。”

“行,知道了,厂长。”海青应着

“门给我带上。”

茶卡最冷的寒冬已然过去,在三月初总算是迎来了开湖。三月对于盐湖来说,冰融雪化刚刚好,可对这儿的老盐工来说,严寒并未退去。刚开湖的盐湖中,温度比想象的还要低,但生产为先,大家必将克服寒冷,投入生产。

刚开湖的湖面,并未像镜面般祥和,那个时候的风还是很烈的,天空也并未像现在这么蓝,湖面也未必能倒出天的湛蓝。西北偏北,从乌兰到刚察,从茶卡到青海湖还不是旅游胜地。每年初春时节,裹着黄沙的沙尘暴,会将这里席卷漫天,望眼看去,只是一片混沌。耳边的风呼呼作响,时不时吹起的沙粒、盐粒打在脸上,硬生生的疼。

开湖祭湖,晨光微熹时,以当地村长为首的老盐工们,在盐湖前,他们双手捧着洁白的盐块、青稞还有糌粑,慢慢的走向那座古老的玛尼石堆。在酒碗中倒满三杯青稞酒,向着天地挥洒,低沉又古老的诵经声,慢慢念起,大家围着玛尼石堆转了三圈。盐粒撒下,重新融入湖水中,让一切回归,他们祈愿着来年有一个好兆头。

海青来到这里的几年,也算是老人了,除了他们之外,还有一队刚从大城市过来的知青下乡插队青年们,虽然过了几年,但条件比起海青刚来的时候要好很多。开湖仪式结束后,海青就在现场负责给大家培训。看着他们比自己还年轻,恍惚间,海青却也想到了自己刚来到盐湖时的情景。

那一年,十八岁的海青和几位同学们是坐着敞篷卡车过来的,一路上不知道颠簸了多久。油菜花、青稞地、满山的牛羊……这一幕幕美景尽收眼底,他看着看着,直到眼前这这片晶莹的白色所割裂,车子速度慢了。

只听有人高喊,“同志们!海西到了!茶卡盐湖到了!”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